@青青虫的微博:也没必要批评人家 “何不食肉糜”。人家焦虑的不是这个工作,而是焦虑这个工作无法永久持续:老板不是国企,没那么稳定,40 岁让你走人了,实际工作经验为零,以后怎么办?而且小盆友们普遍忘记了即使国企二三十年前也有破产下岗潮,几百万人集体失业。短时的 “稳定” 是种危险的错觉。
你愿意接受一份月薪 1.8 万但无意义的工作吗?
近日,一位网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了这样一则灵魂拷问。
在小红书上,他如此分享了自己的困惑:“月薪 1.8 万,但每天的工作却不过是帮老板约会议、订餐、处理快递,这样下去感觉自己就快要 “废” 了。
(该网友在小红书表达忧虑)
原本的一则分享,成了围观者眼中值得惊异与艳羡的景观。
这倒也未必偶然,毕竟,1.8 万的数字在很多人眼里的确很 “香” 这才引得 “采蜜人” 们蜂拥而至。同时,在人们的固有认知里,高工资往往意味着高投入,但订会议、取快递这些人们眼中的 “举手之劳”,却将以往的认知击碎。被击碎的认知变成了玻璃碴子,倒映着羡慕的眼光。
(网友评论)
“这样的工作给我好了。”
“建议辞职,让我应聘。”
评论区里,网友们急不可耐,仿佛下一秒便要走马上任。
有人头脑一热戏谑调侃,自然也有人出来冷静判断:“工作简单意味着天花板低且容易被替代,纵使工资不低也的确得掂量掂量。”
随后,面对着始料未及的关注度,该网友将原本的词条改为 “工资不错但成长有限的工作你会选择躺平吗?”
(该网友修改后的帖子)
抽离了数字,注意力也更容易从跑偏的轨道上被拽归来。不同的问题表述,实则反映的是一样的问题。
价值、成长、意义、工资,当这些看似虚幻的词构成了我们对工作的想象。在围观他人之忧虑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直面自己?
要解答这个问题,恐怕绕不开事件内外存在的三重冲突。
他人之苦何以酿甜?
最表象的冲突在于,他人所诉的 “苦”,反而成了部分围观者眼中的 “甜”。
面对着如此戏剧的反差,我们不免疑惑:这难道真的是 “甜蜜的负担” 吗,又或是未经他人苦的 “何不食肉糜”?
实际上,说者不见得有 “错”,影响解读的或许是听者们的 “心”。
就好比在朋友圈中看见了他人优渥的生活,我们虽然明白其中恐怕包含着展演的成分,可依旧心生羡慕。面对着博主的分享,网友们的目光被死死钉在数字和简单劳动这两件事上,背后的风险则被简单过滤。
有时候,我们习惯于将他人提供的信息做片面而正向的解读,任由羡慕滋生,其实也是一种寻求自洽的方式。这一方面,是因为事不涉己就不必将所有利弊都广纳于心细细考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会为原本贫瘠的生活想象提供一种未见的可能。“理想的生活不是不存在,那么未来的我是不是也有可能?” 看似美化的是他人的生活,实则是为自己的潜在可能加了滤镜。
就此事而言,表述与理解的反差还来源于现实环境的对照。
当 996 工作制被称为 “福报”,“硬核奋斗模式” 被包装为成长良药,深受畸形加班文化的人们苦不堪言。当 “打工人” 的自嘲成为洋溢在青年群体中的柳絮,闻之难免打个喷嚏。
如果说掀开 “打工人” 的标签,我们看到的是太多付出与收获不匹配的血与泪,那么相较之下,一份看上去不需要耗费太多心力且收入可观的工作,就难免成了一块窘境中的馅饼。
(一则 “打工人” 漫画)
而抛开现实环境,“工作” 这件事对于每个人来说,也并非一回事。
正如在古时,有人走上仕途,一朝及第便是 “一日看尽长安花”,可有看花人也有种花人。对于更多人而言,工作不过是斡旋于生活与生存之间的筹码。
现如今,情况依旧没有太大转变。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工作就是生计。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工作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意味着功成名就,包含着鲜衣怒马。
正如马斯洛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是基础,尊重和自我实现在顶端。又如丰子恺提出的 “三层楼哲学”,物质住在一楼,三楼寄着灵魂。
追求不同,关注点自然不同。这样一场出发点不同的围观,又何尝不是一次 “北京折叠”。
“意义” 千人千解,“稳定” 万人如一
当我们的目光从闪闪发光的数字划过,停留在 “无意义” 三个字,疑惑随之而来。何为无意义?意义听上去,更像一个悬浮在空中的词,有时候谈意义就好比你想要一把抓住面前的空气。
从帖子晒出的工作内容 “帮老板订会议、取快递、插花、订餐” 中,我们大致可以理解,网友眼中的 “无意义” 就是所谓的简单劳动,不仅没有太高难度,还几乎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不过,这样的观点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在对于 “工作意义” 的理解中,其实包含着两种变量,也因此,在评论区里回荡着很多不同的声音。
第一个变量是对意义本身的理解,这其实千人千解,各不相同。正如有网友评论:达成一项挑战有意义,通过自己的力量推动一件事情的发展也有意义。有些工作虽然看似微小,却不见得一定是细枝末节。毕竟有时候,细节也能决定成败。
(网友评论)
第二个变量,在于一个目前看似无意义的事,是否具有重拾意义的空间。正如,有网友认为:助理的工作,如果做得好也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的确,同样的苹果,既可以是随时会被橘子替代的普通水果,也可以是平安夜必不可少的平安果。
在最近播出的电视剧《请叫我总监》中,演员谭松韵饰演的女主角宁檬在第一集以助理的身份出现,连续三年,她所做的无非也是帮助老板订餐厅、安排行程。可她不仅摸清了老板的脾气秉性,事事都能对症下药,更是 “眼里有活”,在任务尚未抵达就已安排得周到妥帖。最后,就连老板也觉得,她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伙伴。
(电视剧《请叫我总监》截图)
当然,电视剧总有美化的成分,可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件事:对于工作而言,意义的增值空间在于:简单的劳动是否也能做出独属于自己的不同?毕竟,深谙职场之道的人们一定明白,简单的订餐中又何尝不暗藏着学问。
如果说,“工作简单” 这件事可能引发有关意义的争论,那么当我们透过简单的工作看到背后潜在的风险时,不同的声音或许能够交汇出共鸣。
在评论区,该网友回应道 “自己的工作并非铁饭碗”。
意义之外,真正让人担忧的是不稳定。
(男耕女织是古时理想的生活状态)
古时,西方人崇尚冒险,热爱驰骋海洋,国人则向往安定,乐于男耕女织。文化基因告诉我们,稳定地扎根在面前的这片黄土地上,更能让人感觉到踏实。
一份稳定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此,每月到账的工资,让人们更有能力抵御生活中的风险。
人们不仅爱追求稳定,更爱维系稳定。在评论区,“居安思危” 一词常常出现。所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都是为了维系那份心向往之的稳定所做出的努力。
至此,我们便更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网友的忧虑。对稳定的追求,要求我们不能只做到及时享乐,更要对未来做长久的打算。
价值选择无对错,围城内外皆生活
在经历一番围观后,该网友将帖子原本的标题替换为 “工资不错但成长有限的工作你会选择躺平吗?”
新的标题,映射出了争议里的第二重冲突:人生成长的包袱,工作需要承担多少?有人认为,工作中的成长占了人生成长的绝大部分,技能的提升,处事的才能,思维的进步都来源于工作的锻炼。也有人认为,工作带来的成长,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情感、兴趣、阅读、旅行带来的视野与阅历上的提升。
也正因如此,有网友在评论区提出这样的劝解:既然工作本身成长空间小,不如将剩余的时间投入到生活的成长之中。
(网友评论)
不可否认的是,成长的议题,总是会在工作的话题中被提及。成长、奋斗与工作仿佛成了孪生兄弟。将成长这件事,多大程度地交付于工作,越来越成为每个打工人都面临的选择。
选择本身虽然无解,但需要警惕的是,助推着这种选择的究竟是内心的喜欢与热爱,是认知如此、性格使然,还是被鸡汤式成功学包装出来的加班文化。前者带来的是坐看云起的坦然,后者则容易让人陷入一种草木皆兵的困境:工作量小了,挑战难度低了,就产生一种人生停滞不前的忧虑。这恰恰是因为我们被迫在外力的作用下,将自己人生成长的筹码过多地交付给了工作的赛道。
我们不必要搞清楚工作中的成长在人生的成长中占多大比例才是正确,但却一定要弄明白:分配比例的是我们自己的手,而非他人的口。
成长之外,当我们将这样一场谈及工作与选择的偶发事件泛化,更深层次的第三重冲突在于:价值冲突的折射。
在某种程度上,工作与价值相互缠绕。人们通过工作生产价值,又通过工作获取价值。而价值本身,既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满足。
在《奇葩说第五季》中有这样一道辩题 “高薪不喜欢,低薪很喜欢的工作,你选哪个?”
(反方认为应选择低薪但热爱的工作)
这道辩题折射出的也是一种相似的价值选择。有人将自我的价值依附于外界给予的定义:高薪、体面、令人艳羡,自然也会有人更看重精神上的自给:做自己觉得有兴趣、有挑战、能成长的工作就会开心。
虽然,选择本身无高低,可一则向往的选择未必会与现实匹配,二则世俗的眼光其实会为选择的 “好”“坏” 下判断。因此,诸如摆烂、内卷、躺平、糊弄等矛盾心态在社会泛滥。有的时候,这些词汇是人们在矛盾之下,寻求自洽的选择。
比如,当追求工作成就与追求生活享受的人们被置于同样的竞争环境,追逐热爱可能就成为了他人眼中的无意义内卷。但实际上,此时 “卷” 不过是两种价值冲突下的相互误解。
而当在工作中追求挑战被世俗判断为 “正确”,安于稳定的人们,必须要以一句 “躺平” 自嘲,仿佛若不如此,就难以自洽。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没有全然将人生的价值交付给工作而已。
价值选择的冲突,激化的不只是心灵上的矛盾,还有情绪上的表达。正如此事件中包含着的诸多羡慕。秉持着 “我工作就是为了赚钱” 的网友们对着自己向往的工资羡慕不已,殊不知与此同时也有人羡慕着可以在挑战中得以提升的自己。
(网友评论)
如此,仿佛形成了一座内外遥遥相望的围城。价值选择无法得到满足的人们紧盯着对面,压抑着自己,又如何活得潇洒肆意。
实际上,羡慕、调侃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逃避,对着他人的生活望眼欲穿,所向往的,终究也不会在意念中落地。
有时候,围观的价值不止于 “看”,亦不止于 “说”。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或许,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墙的对面,会发现这边的空气里,也洋溢着雀跃的幸福的颗粒。